哀鸿遍野的意思: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形容到处都是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灾民悲惨景象。
【拼音】āi hóng biàn yě
哀鸿遍野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亦作“哀鸿遍地”、“哀鸿满路”。
【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成语示例】1.清·梁启超《新罗马》:我记得历史上的罗马何等殷阗繁盛,怎么今日却是哀鸿遍野,春燕无归,满眼凄惶。
2.清·张集馨《道咸宦 海见闻录·道光戊申》:“本年江湖泛涨... 哀鸿遍野,百姓其鱼。”
3.孙中山《兴中会宣言》:“朝廷则鬻爵卖官,公行贿赂,官府则剥民刮地,暴过虎狼...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语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无家可归景象。贬义词成语
【成语谜语】:满地燕悲鸣
哀鸿遍野的近义词:
啼饥号寒、饿蜉载道、民不聊生、饿莩遍野、哀鸿遍地、哀鸿满路
哀鸿遍野的反义词:
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成语故事】:
西周时期,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对内残酷剥削,疯狂敛财,搞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派卫巫监督百姓的言行,搞得人心惶惶。愤怒的人们起来反抗,赶走了周厉王。周宣王即位,他带领卿士巡访城郊,见到到处都是“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的惨状。
哀鸿遍野相关成语:
- 哀字开头的成语:哀而不伤、哀感顽艳、哀思如潮、哀声叹气、哀乐中节、哀兵必胜、哀痛欲绝、哀天叫地、哀毁骨立
- 第二个字是鸿的成语:哀鸿遍地、来鸿去燕、飞鸿印雪、孤鸿寡鹄、飞鸿踏雪、飞鸿雪爪(雪泥鸿爪)、惊鸿艳影、哀鸿满路
- 第三个字是遍的成语:哀鸿遍地、尸横遍野、漫山遍野、漫天遍野、漫天遍地、满山遍野、饿殍遍野、横尸遍野
- 第四个字是野的成语:白骨露野、势倾朝野、杀人盈野、横尸遍野、尸横遍野、漫山遍野、空室清野、坚壁清野
哀鸿遍野英文释义:
starving people fill the land;plaintive whine of geese (idiom); land swarming with disaster victims;
哀鸿遍野成语接龙:
哀鸿遍野 → 野鹤孤云 → 云屯雾散 → 散阵投巢 → 巢林一枝 → 枝布叶分 → 分毫不爽 → 爽心悦目 → 目呆口咂 → 咂嘴舔唇 → 唇如激丹 → 丹凤朝阳 → 阳九之厄 → 厄运当头 → 头昏脑闷 → 闷闷不乐 → 乐退安贫 → 贫贱骄人 → 人约黄昏 → 昏昏沉沉 → 沉厚寡言 → 言简意该 → 该当何罪 → 罪不胜诛 → 诛暴讨逆 → 逆天违理 → 理不忘乱 → 乱琼碎玉 → 玉树芝兰 → 兰因絮果 → 果不其然 → 然糠照薪 → 薪烬火传 → 传杯弄盏
哀鸿遍野造句:
- 旧社会,每逢水灾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哀鸿遍野,一片凄凉。
- 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 难忘九一八,日寇铁蹄踏中华,哀鸿遍野山河破,逃荒躲难何为家?
- 天下大疫,哀鸿遍野,百姓流离失所,饿殍枕藉。
- 天下常乱,兵争不休,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忍饥受冻,哀鸿遍野。
- 战国七雄鼎足而立,各国皆有吞并海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纳八方之野心,一时间,华夏大地,风云变幻,狼烟四起,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哀鸿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