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的下一句是“百见不如一干”。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百闻不如一见的意思是指听别人说多少遍,也不如自己亲自看一下,表示多听不如亲见的可靠。
【拼音】: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百闻不如一见的意思】:听到一百次也不如见到一次,表示多听不如亲近的可靠。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荀子·儒效》:“闻之不若见之。”
【示例】:唐 唐甄 《潜书·审知》:“若用兵之道,非身在军中,虽上智如隔障别色,故曰‘百闻不如一见’。”
《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十六回:从前画师所绘的狮子形,统是全身有毛,我观现在这狮子并不是这么样子,所以百闻不如一见。
【近义词】:耳闻不如目见 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 千闻不如一见 闻名不如一见
【反义词】:道听途说 见面不如闻名
【百闻不如一见的故事】:
西汉汉宣帝时期,羌人侵入边界.攻城夺地,烧杀抢掠.宣帝召集群巨计议,询问谁愿领兵前去拒敌.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曾在边界和羌人打过几十年的交道.他自告奋勇,担当这一重任.宣帝问他要派多少兵马,他说:“听别人讲一百次,不如亲眼一见.用兵是很难在遥远的地方算计好的.我愿意亲自到那里去看看,然后确定攻守计划,画好作战地图,再向陛下上奏.”经宣帝同意,赵充国带领一队人马出发.队伍渡过黄河,遇到羌人的小股军队.赵充国下令冲击,一下子捉到不少俘虏.兵士们准备 乘胜追击,赵充国阻拦说:“我军长途跋涉到此,不可远追.如果遭到敌兵伏击,就要吃大亏!” 部下听了,都很佩眼他的见识.赵充国观察了地形,又从俘虏口中得知敌人内部的情况,了解到敌军的兵力部署,然后制定出屯兵把守、整治边境、分化瓦解羌人的策略,上奏宣帝.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西北边疆.
【百闻不如一见的下一句】:百见不如一干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的意思】:
你听别人讲一百遍,不如自己去看一次.你看别人做一百次,不如自己去做一次.“实践出真知, 行动才是硬道理,”正所谓“知行合一”。
百闻不如一见相关成语
- 第一个字是百的成语:百感交集、百世师、百折不挠、百年之业、百世之利、百密一疏、百废待兴、百宝万货、百发百中
- 第二个字是闻的成语:声闻过情、览闻辩见、令闻广誉、望闻问切、耳闻目见、遗闻轶事、有闻必录、喜闻乐见、久闻大名
- 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不慌不忙、无孔不入、亘古不变、胜之不武、哀而不伤、冰炭不投、临危不惧、美中不足
- 第四个字是如的成语:挥洒自如、谈笑自如、自愧不如、运用自如、应付裕如、自愧弗如、猪狗不如、优游自如
- 第五个字是一的成语:有一搭没一搭、一代不如一代、百星不如一月、一蟹不如一蟹、八字没见一撇、破题儿第一遭、千闻不如一见
- 第六个字是见的成语:耳闻不如目见 、耳闻不如眼见 、传闻不如亲见 、耳闻不如面见 、闻名不如见面、自知而不自见(百动不如一静 、百星不如一月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目不忍见,耳不堪闻)
【百闻不如一见的英文解释】:seeing is believing; seeing once is better than hearing a hundred times (idiom); seeing for oneself is better than hearing from many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