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上窜下跳的意思多指坏人四处奔走,多方串连,策划活动。比喻人到处活动(贬义)。
【拼音】:shàng cuàn xià tiào
【出处】: 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上窜下跳,根据需要打出各种不同的旗号,把厂长的事情办成。”
【示例】:《帝国的正午》千年灭倭第一战――唐高宗龙朔三年白江之役:北方突厥问题解决,唐朝自然要"料理"朝鲜半岛上窜下跳的高丽和百济。
《帝国的正午》 夕阳无限好--元和君臣的削藩大计:李师道不死心,"犹俯仰乞哀",全无当初上窜下跳烧粮仓、杀宰相的气焰。
【近义词】: 窜上窜下 左冲右撞
【反义词】:安分守己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四处奔走
【上窜下跳的歇后语】: 猴子爬竹竿;癞蛤蟆翻田坎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上蹿下跳”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到处蹿蹦”。例如“小松鼠上蹿下跳,寻找食物。”另一个意思是比喻人到处活动(含贬义)”。例如:“他上蹿下跳,煽风点火。”
从表示动作来说,“蹿”是“向上或想前跳”的意思,“窜” 是乱跑、逃亡“的意思。所以,“上蹿”跟“下跳”是对应的;“上蹿”不仅意思不明确,也跟“下跳”不对应。而且,“蹿”跟“跳”的感情色彩是中性的,而“窜”却是贬义的。
如果两个都是正确的,那么也许“上蹿下跳”更突出动作,“上窜下跳”更突出跳的状态.
注:标准写法为“上蹿下跳”(cuān)【详见高考规范词典】
【上窜下跳的英文解释】:Run clandestine errands up and down the line
【上蹿下跳成语接龙】:
跳丸日月 月下老儿 儿女英雄 雄伟壮观 观眉说眼 眼迷心荡 荡魂摄魄 魄散魂飞 飞升腾实 实蕃有徒 徒费唇舌 舌端月旦 旦暮入地 地下修文 文深网密 密云不雨 雨过天青 青蝇点玉 玉润冰清 清风峻节 节用裕民 民贼独夫 夫子自道 道尽途穷 穷鸟触笼 笼中之鸟 鸟尽弓藏 藏污纳垢 垢面蓬头 头上末下 下笔如神 神魂飘荡 荡然无存 存亡续絶 絶无仅有 有以善处 处之晏然
跳梁小丑 丑态毕露 露影藏形 形影相对 对薄公堂 堂皇富丽 丽句清辞 辞多受少少成若性 性烈如火 火尽薪传 传为美谈 谈情说爱 爱口识羞羞人答答 答非所问 问一答十 十字路头 头破血出 出山泉水水宿山行 行古志今 今是昔非 非常之谋 谋事在人 人心如面面从腹诽 诽谤之木 木已成舟 舟中敌国 国将不国 国无二君君子协定 定国安邦 邦家之光 光前启后 后来居上
上窜下跳相关成语:
第一个字是上的成语:上梁不正、上方宝剑、上和下睦、上树拔梯、上蹿下跳、上天入地、上当受骗、上吐下泻(shang开头的成语/上字开头的成语)
第二个字是窜的成语:东窜西跳、鼠窜蜂逝、鼠窜狼奔、豕窜狼逋、鼠窜狗盗
第三个字是下的成语:上推下卸、谦恭下士、上漏下湿、拉不下脸、抹不下脸、上情下达、食不下咽、拖人下水
第四个字是跳的成语:活蹦活跳、跑跑跳跳、东窜西跳、上蹿下跳、连蹦带跳、心惊肉跳、蹦蹦跳跳、活蹦乱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