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的意思是一个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文辞精彩奇妙。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成语一字千金的故事讲的是”秦相吕不韦叫门客著《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出布告,称有能增减一字的,就赏千金。“
【拼音】:yī zì qiān jīn
【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示例】:
- 南朝·梁·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唐朝·权德舆《马秀才草书歌》:“变化纵横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贵。”
- 现代·梁实秋《雅舍小品-信》:“有一种人把自己的文字润格订的极高,颇有一字千金之慨,轻易是不肯写信的。”
- 初唐诗人王勃。“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特意空了一个字,都督阎伯舆用千金求一字。
- 书证: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况潮小篆逼秦相,快剑长戟森相向;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龙盘拏肉屈强。”
- 宋·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
-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古诗》:“陆机所拟之十二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唐·韩翃《奉和元相公家园即事寄王相公》诗:“题诗更相忆,一字重千金。”
- 清·钱谦益《定山堂诗集旧序》:“言古诗,则曰《十九首》,亦知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者乎?”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六回》:“这个办书的事情,不是外行人知道的。并且文章价值,有甚一定;古人‘一字千金’,尚且肯出。”
【反义词】:一文不值
【近义词】: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生花妙笔、一言九鼎、一字千钧、一字一珠、一字连城
一字千金详细释义
一、
语义说明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褒义。
使用类别用在“文辞精妙”的表述上。
例句
这篇文章写得极好,情采并茂,真可说是一字千金。
李白《静夜思》诗,虽只二十字,但意境圆满,无可增损,真可谓为一字千金之作。
二、
语义说明形容价值极高的作品。褒义。
使用类别用在“价值极高”的表述上。
例句
他的作品原本无人青睐,哪知成名之后,一字千金,洛阳纸贵。
虽然过了几十年,但那本谈论经济原理的书,依然是众所公认的一字千金之作,无可取代。
三、
语义说明指书法上一字价值千金。
使用类别用在“价值极高”的表述上。
例句
这是颜真卿的手稿,自是一字千金,价值非凡。
今天在古董拍卖会场上,某些名人的书法作品,以高价卖出,真可说是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成语故事】: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散尽千金,把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一字千金”后来形容诗文的价值极高,以表示对文辞的赞美。
【一字千金的英文解释】:one word is worth a thousand taels of g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