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突然,出其不意。猝不及防的意思是: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成语“猝不及防”用来形容事情发生得突然;或采取的手段很突然;使人措手不及。
【拼音】: cù bù jí fáng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既不炳烛;又不扬声;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示例】: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碧碧》:“少年遑遽,极力挤之, 孙猝不及防,失足坠巖下。”
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七:“敌人给这猝不及防的奇袭动作所怔住了,军心动摇起来。”
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二章:“侦察参谋见团长不理,只好快步赶到前面,以便防止猝不及防的意外情况。”
【猝不及防的近义词】:
措手不及、惊惶失措、手足无措、防不胜防、骤不及防
【猝不及防的反义词】:
防患未然、未雨绸缪、以备不虞
【辨析】:"猝不及防"与“措手不及”有别:"猝不及防"大多用于战争或斗争中的突然袭击;“措手不及”适用面宽;还适用于其他一般情况;"猝不及防"不能作补语;“措手不及”可以。
猝不及防相关成语:
- 所有带猝的成语:猝不及防、处易备猝、猝然长逝、意乌猝嗟
- 第二个字是不的成语:朝不保夕、奋不顾身、四不像、耳不忍闻、寡不敌众、金不换、书不尽言、俗不可耐
- 第三个字是及的成语:鞭不及腹、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急不及待、骤不及防、言不及义、推己及人、迫不及待
- 第四个字是防的成语:家贼难防、暗箭难防、防不胜防、骤不及防、杜微慎防、防不及防、思患预防、桑土之防
【猝不及防成语接龙】:
防患于未然 然糠自照 照本宣科 科班出身 身分不明 明辨是非 非分之想 想方设法 法不传六耳 耳根清净 净盘将军 军令如山 山高皇帝远 远交近攻 攻城掠地 地地道道 道长论短 短兵相接 接风洗尘 尘头大起 起死回生 生不逢时 时不再来 来历不明 明察秋毫 毫不动摇 摇头晃脑 脑满肠肥 肥头大耳
【猝不及防的英文解释】:
be taken by surprise;to be caught off guard; without warning
附:猝不及防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