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哲理小故事:习惯标准的故事(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
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
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
「你怎么知道?」
「她没有骂人」
(启示: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小故事大道理: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这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幽默地表达了母亲在家里的地位,各位妈妈听了,似乎都想反驳点什么,但又似乎没什么好说的,因为事实往往就是这样。
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他人犯了错误,似乎总要产生一个唱黑脸的角色,照惯例把犯错的人骂过一通,这个错误才没算白犯。
但当自己也犯错的时候,这个习惯唱黑脸的人,比谁都更会逃避,更会把事化了,没人敢指责,于是也就这样放过了自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完全颠倒,变成了责人以严,待己以宽了。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学会宽厚和容忍,学会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变得很是僵硬,就是过于计较了。
员工犯错,要被老板骂,甚至开除,可老板犯错,能怎么办……
学生写错作业,要被老师骂,甚至请家长,可老师犯错,谁又敢责骂老师呢?
孩子做错事,被家长骂,甚至动手打,可家长犯错,谁又能将这棍棒施于家长呢?
人义严,并不是威严的象征,也不是地位的区分,严固然好,可只敢对别人严,反对自己松,这是懦弱。
敢于揪着别人的过错不放,不叫本事,敢于揪着自己的过错不放,才叫本事。
先严格对自己,再教育别人,才能让让彼此都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