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珠璎暮雨花烂熳》是一首现代仿宋词,是当代非著名词作家聂宏轩的早期作品,出自《聂宏轩诗文全集》。其中包含雨的诗句:“珠璎暮雨花烂熳,更道愁绪流连。”
原文:
珠璎暮雨花烂熳,更道愁绪流连。
昏抑幽暗忧伤忏,鲛人在岸,星目涣散,肠断白发翩。
凭栏瞩望凡尘间,扰语纷纷诉悲叹。
寥怅弥望迷离眼,琴筝弦断,醉意阑珊,酒消人未还。
《青玉案·珠璎暮雨花烂熳》原文及翻译:
- 珠璎:比喻晶莹连缀之物。 宋 陈与义 《蜡梅》诗之三:“殷勤夜来雪,少住作珠璎。”
- 鲛人:原指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鱼尾人身的生物,但在这里鲛人在岸乃虚写之景,用以渲染哀愁的氛围。亦有说此处乃作者自喻。
- 涣散:愿意为散漫;松懈,这里指双目无神。
- 弥望:满眼。弥,满。
- 阑珊:这里指醉意将尽。
暮晚时分,下起连绵细雨,黄昏下的花朵显得色泽光艳。我的愁绪也如这雨一样不断。
夜幕降临,四下昏暗压抑,令人心思忧伤。岸边正有满头白发的鲛人对月怅然,料也是心肠寸断。
扶着楼栏,望向远方,仿佛听见了尘世间哀怨的叹息。
寂寥的黑暗充斥着我迷离的双眼。弹起古筝,古筝弦断。断弦声中我醉意将尽,不想酒是喝完了,故人却还 没归来。
聂宏轩《青玉案·珠璎暮雨花烂熳》诗意赏析:
聂宏轩的诗文大多具有暗扣,这篇《青玉案》的词调取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因此保留了首句的“更”字;上阕的“幽”“忧”与下阕的“弥”“迷”两组同音字相对,这种暗扣形式在聂词中较为常见。
上阕描写周边哀伤凄凉的环境;下阕抒发了作者对故人久去不归的思念之情。全词用了环境实写,并借助对鲛人和尘世众生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虚写,达到了虚实结合的效果。通过描写鲛人肠断、众生的扰语,来侧面抒发了作者内心的伤感惆怅,思乡故人之情,感情色彩鲜明,构思奇巧,别具特色。
此词受到作者好友的高度赞赏,获赠素描插画一副,后因作者生活颠沛,不幸遗失。